新闻分类

联系我们

北京渔福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

联系人:周经理

手机:18600061032

地址:北京丰台区南三环西路91号院1号楼109

网址:www.yfysw.cn

鱼类养殖用药须防事故

您的当前位置: 首 页 >> 新闻资讯 >> 养殖技术

鱼类养殖用药须防事故

发布日期:2016-03-23 17:59 来源:http://www.yfysw.cn 点击:

鱼类养殖用药须防事故


近年,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,鱼产量逐渐提高,在渔业养殖过程中,因为养殖密度大、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病害渐多,用药也成为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。有几种常见的事故需要注意,避免因用药不当造成重大损失。

 

    一、用药不规范造成伤害事故:笔者刚工作的时候,有一次使用强氯精(三氯异氰尿酸)消毒,十几斤的的强氯精粉剂倒入一个容器,加水时发生爆炸,当时幸亏躲闪及时,未伤及脸面,但一件单色衣服被溅起的药物染花了,从此不能再穿。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在容器加适量水,再分次加入药物,化匀后泼洒。

 

    二、用药时间不当或用药后保护措施不当造成死鱼事故

  

  对于国内水产疫苗难产的现状,许多专家都提到了我国水产养殖方式的特殊性。例如我国大多地区都实行的混养方式,因部分鱼类致病病原是可以感染多种鱼类的,如嗜水气单胞菌等主要细菌性病原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,其发病品种涉及十几个主要鱼类品种,所以即使对某种鱼类进行免疫接种,总体预防效果也比较差。因此,我国的水产养殖方式直接导致了实施免疫接种困难重重。而混养这种中国特殊模式,对于产量大、品种多的中国水产市场来说,又难以得到改变。

  

  另一方面,嗜水气单胞菌病灭活疫苗于1993年便已研制成功,但至今仍未得到有效推广。即便是推广效果相对较好的草鱼出血病活疫苗,也同样没有在我国鱼药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。

  

  水产动物免疫病害专家邢婧教授介绍说:“疫苗得不到推广的一个原因在于,过去养殖业者的免疫预防疾病意识十分薄弱,很多养殖户仍旧是抱着‘生了病再花钱解决’的侥幸心理, 且一些养殖者缺乏对疫苗的基本理解,期望疫苗能一针治百病。这对水产疫苗的推广造成了难度。”

  

  生产存在断层

  

  除了草鱼出血病疫苗与嗜水气单胞菌病灭活疫苗以外,其他获得国家兽药证书的水产疫苗,均无一例获得生产批文。不难看出,我国水产疫苗从科研环节到生产环节存在着断层。

  

  目前我国符合GMP标准的水产疫苗中试车间屈指可数,无法满足水产疫苗工厂化大规模生产条件的需要。这其中的原因,除了水产疫苗市场空间限制以外,相关技术企业还面临着规模小、分散经营、技术含量低、金融支持缺位、创新人才匮乏、产权zhuanli少等难题。

  

  在我国水产疫苗研发迟于国外20年的情况下,除了在研究水平上有所落后以外,水产疫苗的产业化路程亦存在着诸多问题。一系列的因素,导致了我国水产疫苗发展迟缓。

 

    三、药物剂量过大造成事故:用福尔马林等消毒剂,都有一定的浓度和时间限制,有些药物高浓度杀虫后需要及时疏散鱼种,加注新水,否则也会因为缺氧或药物浓度过大造成死鱼事故。

 

    四、药物敏感造成的事故:部分鱼类对特定的药物过敏,如淡水白鲳对敌百虫敏感,池塘泼洒1个PPM的敌百虫都会引起死亡;部分水体泼洒化肥培肥水质造成套养鳜鱼死亡事故也时有发生;匙吻鲟幼鱼阶段对三亩灵(C102)、指环净两种药物敏感,常规药量就可以致其死亡。

 

    五、药物残留造成的事故:如孔雀石绿残毒引起的多宝鱼事件,对广大养殖户造成较大损失。

 

    总之养殖过程中应注重水体环境进行健康养殖,减少水体用药,在不能避免的情况下用药时也必须注意用药安全,减少对人、对鱼类的伤害,在追求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避免事故。


相关标签:富粒氧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在线客服
分享
欢迎给我们留言
请在此输入留言内容,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。
姓名
联系人
电话
座机/手机号码